新闻详情

中华瑰宝---霍山石斛

如果说石斛是养生仙草,那么霍山石斛就是这个养生皇冠上最闪亮的一颗明珠。如果说有什么仙草伴随中华养生文化相起伏,可称之为中华养生瑰宝,那就是霍山石斛。
中华文明,源远流长。华夏文化,兴于中原。正宗霍山石斛原产地,想咨询请加mihu9580.春秋战国,汉唐融合,黄河流域,跌宕起伏。文明之兴,医药之始也。霍山,一名衡山,一名天柱山,古南岳也。北方之南也!
古有"泰伯逃吴而衡山采药"之传说。泰伯何许人也?太伯(一作泰伯),商末岐山周太王长子,吴国第一代君主。太王欲传位季历及其子昌,昌即周文王(前1152一前1056年)。泰伯知父意即与弟仲雍以采药为名出走。有此传说,孔子以至德表之。东晋名医著名道家葛洪在《抱朴子.内篇》中亦提到:"又按仙经,可以精思合作仙药者,有华山、泰山、霍山、恒山……"可见霍山出产良药古已闻名。



一、石斛首出六安﹣﹣中华医药历史发展的必然
石斛,《神农本草经》始见,上品。然《本经》成书时间尚无定论,《名医别录》"石斛生六安山谷水傍石上"却是公认。唐高宗问道:"《本草》、《别录》何为而二?"《新唐书.于志宁传》中记载,于志宁回答说:《别录》者,魏、晋以来吴普、李当之所记,其言华叶形色,佐使相须,附经为说,故弘景合而录之。"
吴普、李当之,东汉末年名医华佗之弟子也。华佗,安徽亳州人。师徒在黄淮平原广泛行医,吴普、李当之皆著有本草传世,极有可能将石斛"出六安"附录于《神农本草经》之后。何况在西汉,《范子计然》已有载:石斛出六安,显示石斛作为药材,当时就以六安国为主要出产地。
《焦氏易林》又名《易林》,是一朵《周易》和《诗经》相结合的艺术奇葩,其作者为西汉中后期的著名易学家焦赣。在其《屯》之《蛊》中有载:"南巴六安,石斛戟天。所指不已,耋老复丁",意寓服良药而返老还童。可见"六安石斛"的功效在2000年前的西汉已闻名于世。
六安国,公元前121年始称六安。如果从西汉的《范子计然》算起,六安石斛应有2000年以上的药用历史;即使按《名医别录》计,六安石也(1)汉代首提"石斛出六安",此时的中心当在中原,自当以霍山石斛应用为先。



(2)西晋永嘉之乱后五胡乱华,中心第一次南移,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。此后南北朝梁代的陶弘景整理编著了《本草经集注》(492-500年),并首次提到"今用石斛出始兴"等南方使用铁皮石斛的历史。
(3)唐朝大一统,直到北宋,此时的中心仍回到北方中原,所以淮南地区进贡石斛的占比在75%以上,岭南道也有进贡。但显而易见,此时的北方使用应以霍山石斛为主,铁皮石斛等为辅。
(4)南宋(1127-1279年)迁都临安(今杭州),中心再转移到江南,此后石斛的使用逐渐转移到使用南方的铁皮等为主,《本草图经》(1061年)"以广南者为佳",到了明代中后期"近以温台为贵"。
(5)当南方铁皮石斛的野生资源也近消耗殆尽之时,金钗花(川石斛)便填补了空白,加之珍先生《本草纲目》(1578年)等的推动,金钗花在明清大量使用。
中华历史的演变促发了仙草的大趋势,在各种变化中,不变的是主流仍认同以霍山石斛、铁石斛为贵,二者补虚为主,石斛花以清虚热为要。


地址: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农博城A栋
电话微信同号:18156010553  
2012-2020 霍山石斛核心产区供应商 基地自产自销 批零一体 全产业链供应 支持一件代发
会员登录
登录
留言
回到顶部